首页

优美之家跪舔

时间:2025-05-29 11:24:08 作者: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开幕 浏览量:89117

  深江铁路盾构水下掘进创最深纪录

  抵达水下106米,工程建成后高铁可在百米海底飞驰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倩 通讯员/苗蕾)8月19日,“深江1号”盾构机顺利完成既定掘进抵达珠江口水域下106米处,这是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的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最深纪录。工程建成后,中国高铁将在百米海底飞驰。

  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由中铁十四局负责施工建设,全长13.69公里,是深江铁路重点控制工程,采用矿山法+盾构法组合施工。

  据中铁十四局深江铁路项目负责人李兵介绍,隧道盾构段最低点位于珠江口水面下106米,“深江1号”盾构机最大承受水土压力可达10.6巴,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10.6公斤的压力,在国内尚无同等条件的工程经验和设计标准可供参考。

  针对施工难题,项目团队量身定制了“深江1号”盾构机,配置了常—带压重型复合刀盘、可伸缩主驱动、双层壳体,同时集成了高精度大流量环流、高效重载物料运输、主驱动密封自动加压、盾尾间隙测量、管片自动选型及浮动检测、隧道通风制冷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统,确保盾构机在超高水压、超大埋深、裂隙发育的不良地质段连续、稳定、安全掘进。

  据中铁十四局深江铁路项目总工程师陈兴飞介绍,“深江1号”盾构机于2021年12月始发,历时969天一路下坡掘进,最终抵达最低点106米处。掘进过程中,长达490米的断裂带及分支是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区间,其中最宽的15号断裂带宽达32.5米,区间岩层不均一、软硬不均、埋深大、水压高,施工风险极高。

  为此,项目团队加强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刀具磨损监测系统、H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刀盘自动焊接机器人、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等精益建造技术,集中开展超高水压、长距离硬岩掘进刀具快速更换、海底小空间盾构机原位拆解等7项的科技创新研究课题,先后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形成工法2项,发表论文17篇,也为同类地层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悉,深江铁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开通后有利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经济圈,深圳的前海自贸片区与广州的南沙自贸片区将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关于开展2023年网络诚信建设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根据规划,2024年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将推动联盟内川港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升本等项目合作,发展大型头部企业、港资在川企业进入联盟推动产教融合,继续做好川港两地青年学生互动活动。

贵州发现全球最早龙蛋共存恐龙化石群 距今约1.9亿年

台湾游览车公会全联会指出,目前得知事故原因并非驾驶员酒驾与超速,这辆游览车是新车,猜测是山路难行,但也不至于侧翻,目前不了解为何会发生这么严重的意外。

监事长拟任总经理!万亿级保险集团最新人事动向

“为福添彩——慈善Citywalk”活动今年第一次举办。启动仪式后,与会者参加了“福气满满,共庆中秋”敬老爱幼活动。现场气氛非常活跃,老幼争相与覃海洋合影,覃海洋也赠送出他的签名泳帽。

国内200余名业余篮球高手杭州竞技 助推全民健身热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碳”路先行|山西中阳:“小木耳”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的影响有多大?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岳认为,新质生产力正在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颠覆传统汽车产品的迭代周期;新型化纤面料的出现,重塑传统纺织业的产业链;机械手实现对柔软织物的精准抓取,使服装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成为可能,即将改变全球产业版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